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坟》、《热风》等十五部。

、文章背景: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写于19349月,即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当时日寇的铁蹄早已践踏了东北领土,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主义,只寄希望于国联;而国民党的一些官僚和社会名流则以解救国难为名多次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活动,舆论界曾有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力已荡然无存的论调。鲁迅作为思想家,既痛感寄希望于国联的自欺和求神拜佛的荒唐,又清醒地认识到悲观论调的荒谬与危害,于是写下此文,警醒国人,振奋民族精神。
三、简介驳论文的知识

1、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立论:就某个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论点、主张、见解的论证方式。(证明自己正确)

驳论:通过反驳对方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论点的论证方式。(证明对方错误)

2、结构

立论文的基本结构: 1、提出论点 2、进行论证(使用论据) 3、作出结论

驳论文的基本结构: 1、摆出对方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 2、直接或间接批驳 3、得出正确结论

3.批驳的方法 ⑴直接批驳: 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⑵间接批驳——证明与对方论点相反的论点的正确性,从而间接地批驳对方的论点 。

四、整体阅读:

阅读文章并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摆出的对方的错误论点与错误论据是什么?

2、作者正面提出的论点(立论)是 什么?

3、作者提出的观点(作者的论据)有何依据?

4、课本第3到5段驳论采用的批驳方法是什么?

 

参考:

1、对方的谬误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2段) 对方的论据是:从公开的文字的三个阶段谈起:先 是自夸“地大物博”,后是寄希望国联,再后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1段)

2、作者提出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6段)

3、作者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 (7段) ——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4、直接批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

五、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埋头苦干的人”:指默默无闻、努力工作的广大劳动人民。

“拼命硬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

“为民请命的人” :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 :指历尽艰辛、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六、问题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3)“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4)“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七、文章结构图:

 


设计者:礼乐中学  梁耀楚